古埃及庙宇及寓意丰富的建筑清单

古埃及庙宇及寓意丰富的建筑清单
David Meyer

古埃及人的神学生活丰富多彩。 他们的万神殿里有 8700 个神灵,宗教在他们的社会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他们宗教信仰的核心是神庙。 信徒们并不在神庙里做礼拜,而是向他们的神灵供奉祭品,请求他们的神灵为他们说情,并参加宗教节日。供奉家神的小神龛是私人住宅的常见特征。

目录

    古埃及神庙概况

      • 古埃及神庙积累了巨额财富,其政治和社会权力及影响力可与法老相媲美
      • 寺庙分为宗教寺庙和殡葬寺庙
      • 宗教寺庙是神在人间的家园
      • 在宗教庙宇中举行仪式,将凡人法老转变为活生生的人间神灵,然后由其子民供奉
      • 殡仪庙专门用于已故法老的殡葬崇拜
      • 祭司们在得到神灵的指示后,或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在圣地建造庙宇
      • 公共庙宇里供奉着神像
      • 神庙代表着原始的土丘,阿蒙神站在上面创造了宇宙
      • 古埃及人认为神庙是他们的宇宙和上天的缩影。
      • 埃及的持续存在和繁荣有赖于神职人员满足神的需求
      • 卡纳克神庙是埃及最大的神庙建筑群,与柬埔寨吴哥窟并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宗教建筑群。
      • 哈特谢普苏特的停尸庙是埃及最伟大的考古宝藏之一。 这位女法老的名字从所有外部铭文中被抹去,她的肖像也被污损
      • 阿布辛拜勒的两座不朽神庙于 20 世纪 60 年代迁往地势较高的地方,以避免被阿斯旺高坝的洪水淹没。

    随着时间的推移,神庙积累了巨额财富,并将其转化为政治、社会权力和影响力。 最终,神庙的财富可与法老相媲美。 神庙是社区的主要雇主,雇用祭司、工匠、园丁和厨师。 神庙还在其拥有的大片农田上种植自己的粮食。 神庙还从战利品中分一杯羹法老还向神庙赠送纪念碑、物品和额外的土地。

    古埃及神庙的两种形式

    埃及学家认为古埃及的神庙主要分为两大类:

    1. 邪教或宗教寺庙

      这些神庙供奉着一位神灵,许多神庙供奉着不止一位神灵。 这些神庙是神灵在世间的家园。 在这里,大祭司照看着内殿中的神像。 邪教成员履行他们的礼仪职责和日常仪式,向神灵供奉祭品,向他们的神灵祈祷,并满足他们的需求。 邪教中还举行节日活动神庙,让普通埃及人也能参与敬神活动。

    2. 殡仪馆

      这些神庙专门用于已故法老的殡葬崇拜。 在这些神庙中,崇拜者向已故法老供奉食物、饮料和衣物,以确保法老死后能像生前一样继续保护埃及人民。 停尸神庙专门用于已故法老。与法老陵墓相关的建筑网络。 大多数金字塔周围都有一座停尸庙。 后来的法老希望隐藏自己的陵墓,以阻止盗墓者,因此他们开始在远离陵墓的地方建造这些精致的停尸庙。

    神圣空间

    圣地是专供祭祀神灵的地方。 祭司在选择圣地时,会收到神灵的指示,或因其位置重要而选定地点,然后下令在圣地上建造神庙或神龛。 选定圣地后,祭司会举行净化仪式,然后在圣地上建造宗教庙宇或神龛。神的荣誉。

    这些空间一直使用了几个世纪,通常会在现有寺庙结构的基础上建造新的、更精致的寺庙,为遗址上的宗教崇拜提供记录

    公共庙宇

    在古埃及,神庙有几种用途。 大多数神庙的主要作用是供奉神像。 这些神像被认为是神的居所。 埃及土地的持续存在和繁荣取决于神职人员满足神的需求。

    古埃及人认为,一个城镇的守护神如果受到忽视,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就会愤怒地离开神庙。 这将使城镇居民面临各种不幸和灾难。

    精选的神庙还具有双重用途。 任何法老在统治古埃及之前,都必须先被神化。 新法老与大祭司一起进入神庙时,要举行精心制作的仪式。 进入神庙内殿后,他们要举行仪式,将凡人法老转化为人间的活神仙。 然后,法老受到人们的崇拜和敬仰。有些寺庙专门用于供奉法老。

    See_also: 中世纪的贵族

    意义丰富的结构

    对于古埃及人来说,神庙有三层含义。 首先,神庙是神在世时居住的地方;其次,神庙代表着原始的土丘,阿蒙神就是站在这个土丘上创造了古埃及人所熟知的宇宙;第三,神庙的内部圣殿,也就是神像所在的地方,建得比神庙建筑群的其余部分要高、信徒们相信神庙是他们的宇宙和上天的缩影。

    由于长期缺乏木材,古埃及的神庙都是用石头建造的。 他们唯一可用的建筑材料是泥砖。 不幸的是,泥砖风化后会坍塌。 由于建造神庙的目的是为了让神永生,因此石头是唯一可以接受的建筑材料。

    神庙的墙壁上布满了一系列刻有文字的浮雕、碑文和图像。 神庙的柱廊通常描绘历史场景。 这些碑文概述了法老统治时期的重要事件或成就,或神庙生活中的重大事件。 一些特定的房间还刻有浮雕,描绘了神庙仪式。这些铭文还展示了诸神的形象以及关于这些神的神话。

    Theban Necropolis

    这座庞大的神庙群位于尼罗河西岸,靠近帝王谷。 最著名的神庙包括拉美西斯神庙(Ramesseum)、哈布神庙(Medinet Habu)和巴赫里神庙(Deir-El-Bahri)。

    这些建筑由包括哈特谢普苏特神庙和图特摩斯三世神庙在内的建筑网络组成。 古代的一次山体滑坡对图特摩斯三世神庙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由此产生的瓦砾被掠夺,用于建造后来的建筑。

    哈特谢普苏特的停尸庙

    哈特谢普苏特神庙是世界考古学界和整个埃及最令人惊叹的遗址之一,于 20 世纪末进行了大规模重建。 哈特谢普苏特神庙雕刻在悬崖峭壁的活岩石上,是代尔埃勒巴赫里的亮点。 神庙由三个独立的阶地组成,每个阶地由一个巨大的斜坡连接,通往下一层阶地。 神庙遗憾的是,哈特谢普苏特的继承者们一心想将哈特谢普苏特的统治从历史记录中抹去,他们破坏或摧毁了大部分外部图像和雕像。

    拉姆斯厅

    拉美西斯二世建造的拉美西姆神庙耗时 20 年才完工。 神庙建筑群由两个塔楼和一个殿堂组成。 建造者在神庙中竖立了几尊法老的不朽雕像,雕像上的铭文歌颂了法老的军事胜利。 神庙旁边还矗立着一座供奉拉美西斯第一任妻子和他母亲的神庙。尼罗河水对拉姆斯厅的残存结构造成了破坏。

    卢克索神庙

    这座神庙位于三神庙的东岸。 人们在此祭祀由穆特、孔苏和阿蒙组成的忒拜三神。 在庆祝生育的奥佩特节期间,卡纳克的阿蒙雕像被运到卢克索神庙。

    卡纳克

    卡纳克是埃及最大的神庙群,与柬埔寨吴哥窟齐名,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宗教建筑。 卡纳克是埃及阿蒙神崇拜的中心,有四个不同的神庙群。 现存的三个神庙群分别是阿蒙神庙、蒙图神庙和穆特神庙。 每个神庙群中都建有供奉其他神灵的小礼拜堂,每个神庙群中都有一个专用的神池。据认为,至少有 30 位埃及法老为卡纳克的建造做出过贡献。

    阿布辛贝勒

    阿布辛拜勒由拉美西斯二世在其大兴土木时期建造的两座神庙组成。 这两座神庙分别供奉拉美西斯二世本人和他的第一任妻子奈菲尔塔利王后。 拉美西斯二世的个人神庙还供奉埃及的三位国神。 奈菲尔塔利神庙的殿堂中供奉的是哈托尔女神。

    建造者将这些不朽的神庙雕刻在生机勃勃的悬崖峭壁上。 20 世纪 60 年代,为了避免神庙被阿斯旺高坝的水淹没,人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将神庙迁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 拉美西斯二世建造这些规模宏大的神庙,是为了向南方的邻国展示他的权力和财富。

    阿比多斯

    供奉法老塞提一世的停尸神庙就位于阿比多斯。 埃及考古学家在神庙中发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阿比多斯国王名单。 如今,阿比多斯古神庙的一部分就位于占据该遗址的当代城镇的地下。 阿比多斯是埃及奥西里斯崇拜的一个重要中心,奥西里斯的陵墓据称就位于阿比多斯。

    See_also: 象形文字字母表
    菲莱

    菲莱岛被认为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只有祭司才能居住在岛上。 菲莱岛曾经是供奉伊希斯和哈托尔的神庙所在地。 岛上还有另一座奥西里斯的陵墓。 这些神庙在 20 世纪 60 年代被迁走,以保护它们不被阿斯旺高坝淹没。

    Medinet Habu

    拉美西斯三世在 Medinet Habu 建造了自己的神庙建筑群。 其中的大量浮雕展示了希斯科海洋民族的到来和随后的失败。 它长 210 米(690 英尺),宽 304 米(1000 英尺),包含超过 75,000 平方英尺的墙壁浮雕。 神庙周围有一道泥砖保护墙。

    孔翁博

    科姆奥博有一座独特的双神庙。 中轴线两侧有两组庭院、圣殿、大厅和密室。 北翼供奉的是帕内布塔维神、塔塞内特诺弗里特神和哈罗埃里斯神。 南翼供奉的是哈索尔神、孔苏神和索贝克神。

    考古学家重建了这座神庙建筑群的大部分,并在神庙遗址附近发现了几百条代表索贝克的鳄鱼木乃伊。

    埃德福

    埃德福是供奉荷鲁斯神的地方。 如今,这座神庙保存完好。 它是托勒密王朝在新王国时期一座神庙的废墟上建造的。 考古学家在埃德福附近发现了几座小金字塔。

    德德拉

    丹德拉神庙建筑群占地面积达 4 万平方米,由不同时期的多座建筑组成,是古埃及保存最完好的考古遗址之一。 主神庙供奉的是埃及母爱女神哈索尔。 建筑群内的主要发现包括墓地、丹德拉十二生肖、彩色天花板绘画和丹德拉神庙。灯光

    古埃及家庭神龛

    与神庙的巨大规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古埃及人的家中都建有较为简朴的家庭神龛。 在这里,人们供奉着阿蒙-拉等国神。 人们通常在家中供奉的两个神灵是陶雷特女神和贝斯神。 陶雷特女神掌管生育和分娩,贝斯神则协助分娩并保护幼儿。 人们将陶雷特女神和贝斯神放置在家中。祭品,如食物和饮料,以及刻有恳求神灵帮助或感谢神灵干预的石碑。

    神庙是埃及经济的缩影

    古埃及接受两种形式的祭司,即非职业祭司和全职祭司。 非职业祭司每年有三个月在神庙中履行职责。 他们服务一个月后,可以离开三个月,然后再回来服务一个月。 在不担任祭司的时间里,非职业祭司通常从事其他职业,如文士或僧侣。医生

    全职祭司是圣殿祭司的永久成员。 大祭司掌管圣殿的所有活动,并举行主要的仪式。 瓦伯祭司举行神圣的仪式,并有义务遵守仪式的纯洁性。

    获得祭司职位有几种途径:一个人可以从父亲那里继承祭司职位;法老也可以任命一个祭司;个人也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祭司职位;祭司的更高职位则由邪教成员投票决定。

    在职祭司必须遵守独身誓言,并住在神庙的围墙内。 祭司也不得穿戴动物副产品制成的物品。 他们穿亚麻布衣服,凉鞋由植物纤维制成。

    工匠们为神庙制作神像、供品、珠宝、祭祀用品和祭司服装。 清洁工人维护神庙,保持周围环境整洁。 农民们耕种神庙拥有的土地,种植供神庙祭祀和祭司食用的农作物。 奴隶大多是在军事行动中被俘的外国战俘。 他们从事杂务工作。寺庙内的任务。

    古埃及的宗教仪式

    在古埃及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它都奉行多神教的宗教崇拜形式。 古埃及有 8700 个神灵,人们可以选择任何神灵进行崇拜。 许多人同时崇拜多个神灵。 一些神灵的吸引力遍布整个埃及,而另一些神灵和女神则局限于城市和小村庄。 每个城镇都有自己的守护神,并建造了神龛。他们在庙里供奉保护神。

    埃及人的宗教仪式基于这样一种信念,即侍奉神灵就能得到神灵的帮助和保护。 因此,在祭祀神灵时要不断提供新鲜的衣物和食物。 特殊的仪式旨在确保神灵在战斗中提供帮助,而其他仪式则是为了保持埃及田地和沼泽的肥沃。

    寺庙日常仪式

    神庙祭司和特定仪式中的法老主持神庙的日常祭祀仪式。 法老在更重要的神庙中向神灵供奉祭品。 主持这些日常仪式的神庙祭司每天必须在神庙的神池中沐浴数次。

    大祭司每天清晨进入圣殿的内殿,然后为神像清洗并穿上新衣。 大祭司为神像上新妆,并将其放置在祭坛上。 神像在祭坛上时,大祭司每天为其提供三餐。 神像吃完祭祀餐后,大祭司将食物供品分发给圣殿的人。牧师

    宗教节日

    古埃及的祭祀活动全年举行数十次,被称为 "heb",让民众亲身体验神灵,感谢神灵赐予的礼物(如丰收),并请求神灵干预和眷顾祈求者。

    在许多节日期间,神像会被从神庙的内殿搬出来,用一艘驳船载着穿过城镇。 这些节日是普通埃及人能够一睹神像风采的为数不多的机会之一。 人们认为,节日在确保每年尼罗河洪水到来、保证土地持续肥沃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回顾过去

    对于古埃及人来说,神庙是帮助和保护他们的源泉。 埃及的邪教组织越来越富裕,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因为只有他们才能诠释神的旨意。 久而久之,他们的权力甚至超过了法老。 在祭司和周围社区的维护下,一个复杂的神庙网络在埃及各地兴起。 今天,这些巨大建筑群的遗迹提醒着我们。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他们的信仰深度以及他们在埃及社会中掌握的权力。

    标题图片来源:Than217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David Meyer
    David Meyer
    Jeremy Cruz, a passionate historian and educator, is the creative mind behind the captivating blog for history lovers, teachers, and their students. With a deep-rooted love for the past and an unwavering commitment to spreading historical knowledge, Jeremy has established himself as a trusted source of information and inspiration.Jeremy's journey into the world of history began during his childhood, as he avidly devoured every history book he could get his hands on. Fascinated by the stories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pivotal moments in time, and the individuals who shaped our world, he knew from an early age that he wanted to share this passion with others.After completing his formal education in history, Jeremy embarked on a teaching career that spanned over a decade. His commitment to fostering a love for history among his students was unwavering, and he continually sought innovative ways to engage and captivate young minds. Recognizing the potential of technology as a powerful educational tool, he turned his attention to the digital realm, creating his influential history blog.Jeremy's blog is a testament to his dedication to making history accessible and engaging for all. Through his eloquent writing, meticulous research, and vibrant storytelling, he breathes life into the events of the past, enabling readers to feel as if they are witnessing history unfold beforetheir eyes. Whether it's a rarely known anecdote, an in-depth analysis of a significant historical event, or an exploration of the lives of influential figures, his captivating narratives have garnered a dedicated following.Beyond his blog, Jeremy is also actively involved in various historical preservation efforts, working closely with museums and local historical societies to ensure the stories of our past are safeguarded for future generations. Known for his dynamic speaking engagements and workshops for fellow educators, he constantly strives to inspire others to delve deeper into the rich tapestry of history.Jeremy Cruz's blog serves as a testament to his unwavering commitment to making history accessible, engaging, and relevant in today's fast-paced world. With his uncanny ability to transport readers to the heart of historical moments, he continues to foster a love for the past among history enthusiasts, teachers, and their eager students a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