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 18 大家族标志

历史上的 18 大家族标志
David Meyer

没有什么比一个人对家人的牵挂更真挚,没有什么比一个人对家人的爱更明显。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家庭制度都是儿童正常成长为正常成年人、传承文化和保证人类延续不可或缺的因素--可预测性、结构、安全和关爱为养育提供了完美的环境。

本文将介绍历史上最重要的 18 个家庭象征。

目录

    1. 家庭树(欧洲)

    中世纪瓦尔德堡阿赫嫩塔费尔家谱

    匿名 未知作者,公有领域,通过维基共享资源

    其实,选择一棵树来比喻一个人的血统并不难理解。 在古代,一个家庭(树干)通常会有更多的后代(树枝)。

    有些人还没来得及传宗接代就去世了(类似于枯枝),而另一些人则扩大了承载其血脉的数量(分支)。

    令人惊讶的是,在历史方面使用家谱是最近的事,其首次使用是在中世纪的基督教艺术中,用来说明基督的家谱。

    第一次在非《圣经》中使用可能是在 1360 年,出自意大利作家和人文学者乔瓦尼-薄伽丘的作品。

    2.六瓣玫瑰花饰(斯拉夫宗教)

    棒的象征/六瓣莲座花环

    Tomruen,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在斯拉夫宗教的早期万神殿中,罗德是至高无上的神灵。 与大多数异教中的其他主神和女神不同,罗德与家庭、祖先和精神力量等更个人化的概念而非自然元素联系在一起。

    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六瓣花冠。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罗德的崇拜逐渐失去了其重要性,到 10 世纪时,对天空、雷霆、战争和生育之神佩伦的崇拜完全取代了它的地位(4)。

    3. 大象(西非)

    大象

    Dario Crespi,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在一些非洲文化中,大象是受人尊敬的动物,这一点也不足为奇。 大象象征着智慧、王权和家庭。

    智慧是因为这种动物具有很高的智力,而且过目不忘;王权是因为这种动物被认为是动物之王;家庭是因为这种动物是非常注重家庭的动物。

    一些阿散蒂部落也会为死去的大象举行隆重的葬礼,因为他们相信大象是已故酋长的转世(5)。

    4. Rhyton 和 Patera(古罗马)

    罗马家庭的象征/拉雷斯雕像,手持韵轮和帕特塔

    卡皮托利尼博物馆,CC BY 2.5,通过维基共享资源

    See_also: 18 个最有寓意的仁慈与怜悯标志

    在罗马社会,人们相信每个地方都有被称为 "Lares"(领主)的小神守护。 (6) 这也包括家庭住宅。

    每个罗马家族都有自己崇拜的独特的拉雷斯。

    他们被称为 "Lares Familiares",画像中的一个共同特征是他们一只手举着酒角,另一只手拿着浅盘(patera),以示敬酒(7)。

    拉雷斯崇拜是基督教成为帝国官方宗教以及随后对所有其他信仰进行迫害之后,罗马异教传统的最后残余之一。

    直到公元 5 世纪初,拉雷斯崇拜才最终消失(8)。

    5.家庭圈(美洲原住民)

    美洲原住民家庭的象征

    在美洲原住民社会中,家庭和部落是一个人生活的重心,做出的决定和采取的行动往往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利益。

    因此,找到与这一概念相关的符号也就不足为奇了。

    家庭圆圈是其中的一个象征,圆圈内有男人、女人和孩子,除了代表家庭关系外,还象征着亲密、保护和生命的循环。

    这个基本符号还有许多变体,用于代表其他家庭关系,例如,一个女人和两个圆圈中的孩子可以被解释为祖母和她的两个孙子(9)。

    6.保护圈(美洲原住民)

    美洲原住民保护和家庭的象征

    美洲原住民部落使用的另一个家庭符号是保护圈,它由圆圈内的两个箭头指向一个圆点,象征着保护、亲密和家庭联系。

    箭在美洲土著文化中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它们既是冲突的武器,也是狩猎的工具。

    部落使用各种箭头符号来传达信息。 在这个例子中,箭头表示点(生命)的防御,外圈表示它牢不可破、永恒不变(10)。

    7.龙凤呈祥(中国)

    风水和谐符号/龙与凤凰

    Donald_Trung,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在中国的风水传统中,人们经常可以在艺术品中看到龙(龙)和凤(凤)的组合。

    凤(阴)和龙(阳)分别代表女性和男性的特质。

    因此,从整体上看,他们代表了中国人理想中的完美夫妻,他们愿意相濡以沫、不离不弃--他们对彼此永恒的爱加强了他们之间的联系。

    在中国,新婚夫妇通常会在家中悬挂这一标志,因为人们相信它会给他们带来好运和幸福。

    单身人士挂上这个标志也很常见,希望它能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另一半。

    8. Abusua Pa(西非)

    家庭的阿丁克拉符号/阿布苏阿帕

    Pablo Busatto,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阿丁卡拉符号是阿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装、艺术品、陶器和建筑上经常可以看到这些符号。

    然而,这些符号的作用不仅仅是装饰,每个符号都代表着一个抽象的概念或复杂的思想(14)。

    阿布苏阿帕(Abusua Pa)的大致形象是四个人围着一张桌子,它是家庭的阿丁克拉符号,代表家庭成员之间牢固的爱的纽带。

    在西非文化中,家庭单位的福祉被认为对整个社会都很重要。

    家庭单位的崩溃被视为社会崩溃的先兆,这就是为什么特别强调拥有和维护牢固的家庭价值观(15)。

    9. 炉灶(欧洲)

    立陶宛象征家庭保护神/壁炉

    图片来源:pxhere.com

    许多欧洲文化中都有与壁炉相关的神灵,在古代,壁炉往往是房屋的核心和最重要的特征。

    在基督教之前的波罗的海社会中,壁炉被认为是火神 Gabija 的居所,它是家庭和家人的保护神(16)。

    按照传统,家里的妇女会在壁炉上铺上炭灰,为她铺上 "床"。 有时,还会在附近放上一碗清水,让加比佳洗漱。

    在壁炉上跺脚、吐痰或撒尿被视为禁忌,因为这会激怒 Gabija,因此,冒犯者很快就会遭遇不幸(17)。

    在更南边的希腊罗马世界,壁炉是家和家庭女神赫斯提亚-维斯塔(Hestia-Vesta)的象征。

    按照习俗,家里每次祭祀的第一份祭品都要献给她。 炉火要一直点着。 如果炉火因疏忽或意外而熄灭,就会被视为家庭和宗教关怀的失败。

    10.拨浪鼓(古埃及)

    贝斯的象征/兽首拨浪鼓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CC0,通过维基共享资源

    在古埃及宗教中,贝斯是与家和家人有关的保护神,负责守护房屋,抵御一切形式的危险--物质的或超自然的。

    与其他埃及神像不同,贝斯总是以正面肖像示人,这可能是因为他看起来随时准备向不受欢迎的鬼神发起攻击。

    通常,他被描绘成一个愤怒的侏儒,伸着舌头,拿着拨浪鼓,用来吓跑恶灵。

    到了后来,贝斯的领域扩大到代表享受和快乐。 到了新王国时期,人们经常看到舞者、乐师和婢女身上有贝斯的纹身,或者穿着他的服装或戴着他的面具(21)(22)。

    有趣的是,贝斯可能并不是古埃及人的原创作品,而是从国外传入的,很可能来自今天的索马里(23)。

    11.厨房炉灶(中国)

    中国家庭的象征 / 旧柴炉

    图片来源:needpix.com

    在中国,灶是灶神的象征,灶神是中国最杰出的家神,是厨房和家庭的保护神。

    灶神的起源至今仍未确定,但与中国其他许多神灵的神话故事一样,灶神可能曾经是一个凡人,不幸死去后转世为神。

    相传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灶神会离开人间到天庭向玉帝汇报各家各户的情况。 根据汇报情况,各家各户会得到相应的奖赏或惩罚。

    在一些传统习俗中,在神像离开的前一天,人们会在神像的嘴唇上涂抹蜂蜜或其他甜食。

    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他在汇报家庭情况时,嘴里只会说令人高兴的话。 (24) (25) (26)

    12.纹章(西方)

    德国贵族纹章/兰德曼纹章

    Heraldy,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纹章设计是欧洲的一项独特创新,是作为识别各贵族家族的一种手段而出现的。

    然而,到了中世纪晚期,平民阶层中的富裕阶层也开始采用这一制度。 (27) 在一个文盲社会中,它们是非常有用的认可象征。

    虽然自古以来就有将装饰作为个人标识的做法,但将一个符号与自己的家族和后代联系在一起的做法直到 12 世纪才开始出现(28)。

    最早的使用记录来自英国普兰塔奈特王朝,该王朝采用了三狮图案 卫士 今天,它仍然是英国的皇家徽章(29)。

    See_also: 古埃及艺术史

    13. Mon(日本)

    丰臣氏之门/日本政府徽章

    Hakko-daiodo,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在欧洲出现纹章制度的同时,日本也出现了一种非常类似的制度,称为 "紋"(Mon)。

    如今,日本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有自己的孟氏家族(30)。

    14.红三角(环球)

    计划生育标志/红色三角形

    Jovianeye, 公有领域, via Wikimedia Commons

    红十字会是国际医疗服务的象征,而倒置的红三角则是计划生育的象征。

    该标志起源于上世纪 60 年代的印度,当时印度正处于人口快速增长的时期(31)。

    如今,尤其是在高速发展的国家,诊所、计划生育和避孕产品以及相关的非政府组织建筑外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15. Triquetra(凯尔特人)

    凯尔特家庭的象征/凯尔特三位一体结

    Peter Lomas via Pixabay

    虽然凯尔特文化中没有直接的家庭符号,但 Triquetra 符号(又称 "三位一体结")却与家庭有着某种关联。

    这个符号象征着精神生活的三个主要方面--思想、灵魂和心灵。 不过,它也被用来暗示家庭的团结和他们之间永恒的爱的纽带(32)。

    16.奥萨拉(北欧神话)

    北欧神话中家族产业的象征/奥萨拉符文

    RootOfAllLight,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符文最初是日耳曼语言的书写字母,后来被拉丁字母取代。

    在北欧人中,符文不仅仅是符号,据说它们是奥丁的礼物,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和能量(33)。

    符文 "Othala"(ᛟ)是一个与家族相关的符号,意为 "遗产",据说掌管着家族产业、祖先和继承权。

    此外,它还象征着爱家、解放、超越自我和祖先的祝福(34)。

    不幸的是,在 20 世纪之交,这个符文和许多其他符号一样,被极端主义运动所利用,其原本的含义也被歪曲(35)。

    17.卡德加(马哈拉施特拉邦)

    坎多巴(khandoba)/卡德加(Khadga)的标志

    Archit Patel 在英语维基百科,公共领域,通过维基共享资源

    Khadga/khanda 是一种起源于印度次大陆的佩剑,是印度教神灵 Khandoba 的主要标志之一(名称本身就是 Khadga 的衍生物)。

    坎多巴是马哈拉施特拉邦最受欢迎的库拉达伊瓦特崇拜者之一。 库拉达伊瓦特是印度教中的一种保护神,据说会看护一个人的家庭和孩子,保护他们免遭可能发生的不幸。

    18.孔雀(古希腊)

    赫拉的象征/孔雀

    图片来源:piqsels.com

    在希腊神话中,赫拉是掌管妇女、婚姻、家庭和母性的女神。 作为宙斯的妻子,她以王后的身份统治着其他诸神。

    她既是已婚妇女的守护神,也是已婚妇女的保护神。 据说,宙斯通常无所畏惧,但仍然害怕她妻子的愤怒。

    赫拉在特洛伊城的陷落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她帮助希腊人攻打特洛伊城,原因是特洛伊王子选择了阿佛洛狄忒作为最美的女神,而不是赫拉,结果赫拉惩罚了他们(38)。

    有趣的是,在亚历山大东征之前,孔雀并不是希腊人熟知的动物。

    交给你了

    您觉得以上哪个符号最有趣? 您还知道历史上其他的家庭符号吗? 请在下面的评论中分享您的想法和观点。 如果您觉得我们的文章信息量大、读起来有趣,请务必与您圈子里的其他人分享。

    另请参见 象征家庭的八大花卉

    参考资料

    1. 神谱》的家谱树。 Wilkins, Ernest H. 《现代语言学》,第 23 卷。
    2. Schiller, G. 基督教艺术图像学 1971.
    3. 伊万尼茨 俄罗斯民间信仰 1989.
    4. 威尔逊 乌克兰人:意想不到的民族》,第四版。 s.l. : 耶鲁大学出版社,2015 年。
    5. 帕特里夏-安-林奇博士和杰里米-罗伯特。 非洲神话大全 s.l. : Chelsea House Publications;.
    6. 基特利 古希腊和意大利的神话。 伦敦:Whittaker & Co,1838 年。
    7. 普鲁塔克 罗马人的问题 罗马:s.n.
    8. 比尔德,诺斯 J. 罗马的宗教 s.l.:剑桥大学出版社,1998 年。
    9. 家族标志。 美洲原住民文化 . [Online] //www.warpaths2peacepipes.com/native-american-symbols/family-symbol.htm.
    10. 保护标志。 美国原住民文化 . [Online] //www.warpaths2peacepipes.com/native-american-symbols/protection-symbol.htm.
    11. 龙和凤在风水中象征着什么? 螃蟹窝 [Online] //thecrabbynook.com/what-does-the-dragon and-phoenix-symbolize in-feng-shui/.
    12. Tchi, Rodika. 促进和谐婚姻的龙凤风水符号。 云杉 . [Online] //www.thespruce.com/dragon-and-phoenix-harmonious-marriage-symbol-1274729.
    13. 来自天堂的一对:风水中 "龙凤 "的含义。 爱的纽带 . [Online] //lovebondings.com/the-meaning of-dragon-phoenix-in-feng-shui.
    14. Appiah, Kwame Anthony. 在我父亲的房子里:文化哲学中的非洲。 s.l.: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 年。
    15. ABUSUA PA>好家庭。 阿丁克拉品牌 . [Online] //www.adinkrabrand.com/knowledge-hub/adinkra-symbols/abusua-pa-good-family/.
    16. 金布塔斯 活着的女神 s.l.:加利福尼亚大学,2001 年。
    17. 特林库纳斯,乔纳斯 Of Gods & Holidays: The Baltic Heritage. 1999.
    18. 格雷夫斯,罗伯特 希腊诸神和英雄 1960s.
    19. 保萨尼亚斯 希腊描述
    20. 赫斯提亚炉灶、女神和崇拜。 Kajava, Mika. 2004, Harvard Studies in Classical Philology .
    21. 贝斯 古埃及在线 . [Online] //ancientegyptonline.co.uk/bes/.
    22. 贝斯 古代历史百科全书。 [Online] //www.ancient.eu/Bes/.
    23. 麦肯齐 埃及神话和传说,附有历史叙述、种族问题注释、比较等。 1907.
    24. Zao Shen. 不列颠百科全书。 [Online] //www.britannica.com/topic/Zao-Shen.
    25. 厨房之神 国家在线 . [Online] //www.nationsonline.org/oneworld/Chinese_Customs/Kitchen_God.htm.
    26. Knapp, Ronald. 中国的民居:民间信仰、符号和家居装饰。 夏威夷大学出版社,1999 年。
    27. 福克斯-戴维斯 纹章学完全指南
    28. 罗宾逊、托马斯-伍德科克和约翰-马丁。 牛津纹章学指南》。 牛津大学出版社,1988 年。
    29. 贾米森、安德鲁 纹章 1998.
    30. 日本家徽 "Kamon "简介。[在线] //doyouknowjapan.com/symbols/.
    31. 从政府到基层改革:福特基金会在南亚的人口计划。 Kathleen,1995 年,《志愿和非营利组织国际期刊》。
    32. 凯尔特家族的标志是什么? 爱尔兰中心 . [Online] 5 21, 2020. //www.irishcentral.com/roots/irish-celtic-symbol-family.
    33. 奥丁发现符文。 北欧神话 . [Online] //norse-mythology.org/tales/odins-discovery-of-the-runes/.
    34. Othala - 符文含义。 符文秘诀 . [Online] //runesecrets.com/rune-meanings/othala.
    35. 奥萨拉符文 ADL. [Online] //www.adl.org/education/references/hate-symbols/othala-rune.
    36. Mandal, H. K. 印度人民。 S.L. : 印度人类学调查所,1993 年。
    37. Sontheimer. 神为万物之王:梵文 Malhari Mahatmya 及其背景。 传统文学中反映的印度圣地历史。 1990.
    38. 荷马 伊利亚特 .
    39. Parin、D'Aulaire 和 Edgar。 D'Aulaires 的《希腊神话书》。 s.l. : Delacorte Books for Young Readers, 1992.
    40. Staples, Carl A. Ruck and Danny. 古典神话世界 1994.

    标题图片来源:piqsels.com




    David Meyer
    David Meyer
    Jeremy Cruz, a passionate historian and educator, is the creative mind behind the captivating blog for history lovers, teachers, and their students. With a deep-rooted love for the past and an unwavering commitment to spreading historical knowledge, Jeremy has established himself as a trusted source of information and inspiration.Jeremy's journey into the world of history began during his childhood, as he avidly devoured every history book he could get his hands on. Fascinated by the stories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pivotal moments in time, and the individuals who shaped our world, he knew from an early age that he wanted to share this passion with others.After completing his formal education in history, Jeremy embarked on a teaching career that spanned over a decade. His commitment to fostering a love for history among his students was unwavering, and he continually sought innovative ways to engage and captivate young minds. Recognizing the potential of technology as a powerful educational tool, he turned his attention to the digital realm, creating his influential history blog.Jeremy's blog is a testament to his dedication to making history accessible and engaging for all. Through his eloquent writing, meticulous research, and vibrant storytelling, he breathes life into the events of the past, enabling readers to feel as if they are witnessing history unfold beforetheir eyes. Whether it's a rarely known anecdote, an in-depth analysis of a significant historical event, or an exploration of the lives of influential figures, his captivating narratives have garnered a dedicated following.Beyond his blog, Jeremy is also actively involved in various historical preservation efforts, working closely with museums and local historical societies to ensure the stories of our past are safeguarded for future generations. Known for his dynamic speaking engagements and workshops for fellow educators, he constantly strives to inspire others to delve deeper into the rich tapestry of history.Jeremy Cruz's blog serves as a testament to his unwavering commitment to making history accessible, engaging, and relevant in today's fast-paced world. With his uncanny ability to transport readers to the heart of historical moments, he continues to foster a love for the past among history enthusiasts, teachers, and their eager students a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