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蒙:空气之神、太阳神、生命之神、生育之神

阿蒙:空气之神、太阳神、生命之神、生育之神
David Meyer

古埃及是一个神学信仰丰富的文化国度。 在拥有 8700 个大小神祗的宗教宇宙中,阿蒙神一直被描绘成埃及的最高创世神和众神之王。 阿蒙神是古埃及的空气之神、太阳神、生命之神和生育之神。 虽然许多埃及神祗的声望时高时低,但现存证据表明,阿蒙神一直保持着他的地位。从埃及异教崇拜开始到结束,它几乎一直在埃及神话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录

    关于阿蒙的事实

    • 阿蒙是埃及最高的创世神,也是众神之王
    • 关于阿蒙的最早文字记载出现在《金字塔文本》(约 2400-2300 年)中
    • 阿蒙最终演变成阿蒙-拉,众神之王和宇宙的创造者 法老被描绘成 "阿蒙之子"。
    • 阿蒙还被称为阿蒙和阿门,以及阿蒙 "朦胧者"、"神秘的形式"、"隐藏者 "和 "无形者"。
    • 阿蒙的崇拜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和权力,可与法老相媲美
    • 王室妇女被任命为 "阿蒙神的妻子",在崇拜和社会中享有极具影响力的地位
    • 一些法老自称是阿蒙神的儿子,以使自己的统治合法化。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称阿蒙神是她的父亲,而亚历山大大帝则自称是宙斯-阿蒙神的儿子。
    • 阿蒙崇拜的中心在底比斯
    • 阿肯那顿禁止崇拜阿蒙神,关闭了他的神庙,开创了世界上第一个一神教社会

    阿蒙起源

    关于阿蒙的首次文字记载出现在《金字塔文本》(约 2400-2300 年)中。 在这里,阿蒙被描述为底比斯的一个地方神。 底比斯战神蒙图是底比斯的主神,而阿图姆此时只是当地的一个生育之神,他和他的妃子阿莫内特组成了奥格多德(Ogdoad)的一部分,奥格多德是由八个神组成的神群,代表着创世的原始力量。

    此时,阿蒙神的地位并不比《奥格多德》中的其他底比安神更重要。 对他的崇拜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那就是阿蒙神是 "神秘的神",他并不代表一个明确的神位,而是代表造物的方方面面。 这使得他的追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对他进行定义。 从神学角度讲,阿蒙神代表着大自然的奥秘。教义的流动性使阿蒙几乎可以表现为存在的任何方面。

    自中古王国(公元前 2040-1782 年)以来,阿蒙在底比斯的势力不断增长。 他与妃子穆特和他们的儿子月神孔苏一起成为底比斯三神的一部分。 阿摩司一世打败希克索斯人的功劳归功于阿蒙,阿蒙与广受欢迎的太阳神拉联系在一起。 阿蒙与生命的神秘联系与太阳的联系最为密切。阿蒙进化为阿蒙-拉,众神之王和宇宙的创造者。

    名字里有什么?

    古埃及宗教信仰的一个一贯特点是其神灵的性质和名称千变万化。 阿蒙在埃及神话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古埃及人给他起了许多名字。 在埃及各地都发现了阿蒙的铭文。

    古埃及人称阿蒙为 "Asha renu "或 "名字丰富的阿蒙"。 阿蒙也被称为 "Ammon "和 "Amen",以及 "朦胧者"、"神秘的形式"、"隐藏者 "和 "无形者"。 阿蒙的典型形象是一个长着胡须的人,头戴双翎头饰。 新王国(约公元前 1570 年至公元前 1069 年)之后,阿蒙被描绘成一个公羊头的人,或者通常被简单地描绘成一只公羊。 这象征着他是生育之神阿蒙-敏。

    阿蒙神王

    在新王国时期,阿蒙被誉为 "众神之王 "和 "自创者",他创造了万物,甚至创造了自己。 他与太阳神拉的联系将阿蒙与赫利奥波利斯的阿图姆联系在一起,阿图姆是更早的神。 作为阿蒙-拉,阿蒙神将其无形的一面(以风为象征)与有形的一面(赋予生命的太阳)结合在一起。 在阿蒙神身上,阿图姆和拉的最重要的属性都是和拉神(Ra)合并,形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神灵,他的方方面面涵盖了造物的每一个部分。

    See_also: 象征力量的十大花卉

    阿蒙神的崇拜如此盛行,以至于埃及几乎形成了一神论的前景。 在许多方面,阿蒙神为唯一的真神阿腾铺平了道路,阿肯那顿法老(公元前 1353-1336 年)禁止多神崇拜。

    See_also: 22 个重要的信仰与希望符号及含义

    阿蒙神庙

    在新王国时期,阿蒙成为埃及最广为尊崇的神灵。 他的神庙和纪念碑遍布埃及各地,规模宏大。 时至今日,位于卡纳克的阿蒙主神庙仍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宗教建筑群落。 阿蒙的卡纳克神庙与卢克索神庙的南部圣殿相连。 阿蒙的巴拉克是底比斯的一座浮动神庙,被称为 "阿蒙之船"。被认为是为纪念神而建造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工程之一。

    阿蒙的帆船被古埃及人称为 "Userhetamon "或 "Mighty of Brow is Amun",是阿赫摩斯一世驱逐入侵的希克索斯人并登上王位后赠送给这座城市的礼物。 据记载,帆船从水线往上都覆盖着黄金。

    在阿蒙的主要节日 "Opet 节 "上,载着阿蒙雕像的驳船从卡尔纳克神庙的内殿出发,以盛大的仪式顺流而下,前往卢克索神庙,以便阿蒙能够拜访他在人间的另一个居所。 在为纪念死者而举行的 "山谷美丽节 "上,由阿蒙、穆特和坤苏组成的忒拜三神的雕像乘船旅行。阿蒙的帆船从尼罗河两岸驶向对岸,参加节日庆典。

    富有而强大的阿蒙神祭司

    阿蒙霍特普三世(公元前 1386-1353 年)登基后,底比斯的阿蒙神祭司比法老更富有,拥有的土地也更多。 此时,祭司的权力和影响力与王位不相上下。 阿蒙霍特普三世曾试图遏制祭司的权力,但未能成功,他推行了一系列宗教改革。 阿蒙霍特普三世最重要的长期改革是他将以前的小神阿坦提升为他的个人守护神,并鼓励崇拜者在追随阿蒙的同时追随阿坦。

    阿蒙神崇拜并没有受到这一举动的影响,它继续受到人们的欢迎,确保其祭司享有特权和权力,过着舒适的生活。 当阿蒙霍特普四世(公元前 1353-1336 年)继承其父的法老宝座时,祭司们舒适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位五年后,阿蒙霍特普四世改名为阿肯那顿(Akhenaten),意为 "对阿腾神大有用处 "或 "为阿腾神取得成功",并发起了一系列戏剧性的、极具争议性的广泛宗教改革。 这些改革颠覆了埃及宗教生活的方方面面。 阿肯那顿禁止祭祀埃及的传统神灵,并关闭了神庙。 阿肯那顿宣布阿腾是埃及的唯一真神,开创了世界上第一个一神教社会。

    阿肯那顿于公元前 1336 年去世后,他的儿子图坦卡顿即位,改名图坦卡蒙(公元前 1336-1327 年),开放了所有神庙,并恢复了埃及古老的宗教。

    图坦卡蒙过早去世后,将军霍伦希布(公元前 1320-1292 年)成为法老,并下令将阿肯那顿及其家族的名字从历史上抹去。

    虽然历史曾对阿肯那顿的宗教改革尝试进行过解读,但现代埃及学家认为他的改革针对的是阿蒙神祭司所享有的巨大影响力和财富,阿蒙神祭司在阿肯那顿登基时比他拥有更多的土地和财富。

    阿蒙神教的流行

    霍伦希布统治后,阿蒙神崇拜继续广受欢迎。 在新王国第 19 王朝,阿蒙神崇拜被广泛接受。 到拉美西德时期(约公元前 1186-1077 年)初,阿蒙神祭司富可敌国,他们以底比斯为基地统治上埃及,成为名副其实的法老。 这种权力转移导致了新王国的衰落。在随之而来的第三中间期(约公元前 1069-525 年)的动荡中,即使面对日益增多的对伊希斯的崇拜,阿蒙依然繁荣昌盛。

    阿赫摩斯一世提升了将王室女性奉为阿蒙神妻的现有习俗。 阿赫摩斯一世将阿蒙神妻的职位转变为一个极具声望和权力的职位,尤其是在主持祭祀仪式的节日活动时。 阿蒙神妻的追随者如此持久,以至于第二十五王朝的库石人国王保持了这一习俗,对阿蒙神的崇拜实际上也由于以下原因而激增努比亚人接受阿蒙为自己的神。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公元前 1479-1458 年)为了使自己的统治合法化,宣称自己是她的父亲,这也是阿蒙王室宠爱她的另一个标志。 公元前 331 年,亚历山大大帝效仿她的做法,宣称自己是宙斯-阿蒙的儿子,宙斯-阿蒙在希腊语中相当于锡瓦绿洲的神。

    希腊的宙斯-阿蒙(Zeus-Ammon)被描绘成长着胡须的宙斯和阿蒙的公羊角。 宙斯-阿蒙通过公羊和公牛的形象与阳刚和力量联系在一起。 后来,宙斯-阿蒙以朱庇特-阿蒙的形式来到罗马。

    随着伊希斯在埃及的声望越来越高,阿蒙的声望也随之下降。 不过,人们仍然经常在底比斯崇拜阿蒙。 在苏丹,对阿蒙的崇拜尤其根深蒂固,阿蒙的祭司们变得富可敌国,足以强迫梅罗国王接受他们的意志。

    最后,美罗国王埃尔加梅内斯认为阿蒙神职的威胁不容忽视,于是在约公元前 285 年将他们屠杀殆尽,断绝了与埃及的外交关系,并在苏丹建立了一个自治国家。

    回顾过去

    尽管政治动荡不安,但埃及和美罗的阿蒙仍受到崇拜。 阿蒙崇拜一直吸引着虔诚的追随者,直到古典古代(约公元 5 世纪),直到基督教在整个罗马帝国取代了旧神。

    标题图片来源:Jean-François Champollion [无限制],通过维基共享资源提供




    David Meyer
    David Meyer
    Jeremy Cruz, a passionate historian and educator, is the creative mind behind the captivating blog for history lovers, teachers, and their students. With a deep-rooted love for the past and an unwavering commitment to spreading historical knowledge, Jeremy has established himself as a trusted source of information and inspiration.Jeremy's journey into the world of history began during his childhood, as he avidly devoured every history book he could get his hands on. Fascinated by the stories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pivotal moments in time, and the individuals who shaped our world, he knew from an early age that he wanted to share this passion with others.After completing his formal education in history, Jeremy embarked on a teaching career that spanned over a decade. His commitment to fostering a love for history among his students was unwavering, and he continually sought innovative ways to engage and captivate young minds. Recognizing the potential of technology as a powerful educational tool, he turned his attention to the digital realm, creating his influential history blog.Jeremy's blog is a testament to his dedication to making history accessible and engaging for all. Through his eloquent writing, meticulous research, and vibrant storytelling, he breathes life into the events of the past, enabling readers to feel as if they are witnessing history unfold beforetheir eyes. Whether it's a rarely known anecdote, an in-depth analysis of a significant historical event, or an exploration of the lives of influential figures, his captivating narratives have garnered a dedicated following.Beyond his blog, Jeremy is also actively involved in various historical preservation efforts, working closely with museums and local historical societies to ensure the stories of our past are safeguarded for future generations. Known for his dynamic speaking engagements and workshops for fellow educators, he constantly strives to inspire others to delve deeper into the rich tapestry of history.Jeremy Cruz's blog serves as a testament to his unwavering commitment to making history accessible, engaging, and relevant in today's fast-paced world. With his uncanny ability to transport readers to the heart of historical moments, he continues to foster a love for the past among history enthusiasts, teachers, and their eager students alike.